卢龙粉条:品味中国甘薯之乡的独特美食文化!

什么才是餐桌上最百搭的食材。

在北方,有这样一种食材,它是每家必不可少的存货,逢年过节,就会被请出来,泡之前,干干巴巴,泡发后,晶莹Q弹。可以煮,可以炒,可以蒸,这就是粉条。

任何食物和粉条融合之后,总是充满着量大、实惠、下饭等特点,就好似北方人豁达、豪放、坦诚的性格。

wWw。II35。COM

天生的食物特质让粉条成为荤菜中的好配角,它晶莹剔透,可增进菜色;筋柔滑爽,能丰富口感;清淡鲜甜,可衬托肉香。可以说,粉条是最不矫情的食物了!

卢龙粉条制作技艺大揭秘

wWw。II35。COM

粉条在我国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,最初,是以豆类淀粉为主。后来,随着玉米、甘薯、马铃薯先后传入中国,粉条原料更丰富,在同样的烹煮条件下,薯类粉条软滑,豆类粉条筋脆,玉米粉条柔嫩,风味可谓各具千秋。

非要一较高下的话,论韧度,豆粉条居首,论成本,玉米粉条更廉。但是,由于薯类作物环境适应力强,在国内的种植范围广、产量高,因此“薯类粉条”制作成本相对较低,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青睐,成为粉条业的大宗。

河北省卢龙县,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。年平均降水量725毫米,年平均气温10.7℃,平均无霜期180天,年平均日照时数2739小时,土质多为褐色砾质或砂质壤土,通透性好,酸碱度中性偏酸,含有丰富的钙、磷、钾、铁、锌等矿物质,非常适合甘薯等农作物的生长。

卢龙粉丝生产久远,自咸丰年间甘薯种植传入以来,已有150多年的历史。最初,人们为了改善生活,开始逐步尝试将淀粉加工成粉丝、粉条等粉制品,极少出售,以手工作坊形式的生产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。

卢龙人叫粉条做“漏粉”,大概是因为粉条从粉瓢里漏出来的缘故。一手高高举起粉瓢,另一只手均匀敲打粉瓢边缘,细长的粉条源源不断地从粉瓢的孔洞中漏出,自然落入下方的大锅里。漏好的粉条随后被放入清水中“洗粉”,梳理整齐后挂在门棍上“挂粉”,经过一系列传统手工制作流程,粉条在阳光下晶莹剔透,像倾泻而下的瀑布。

作为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卢龙粉条,它的制作有勾芡、和面、漏粉、捞粉、挂粉等多道工序,看似简单,其实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。

其精细之处在于加工的每一个环节。传统手工粉条制作受季节影响较大,需在冬天室外气温零下七八度才能漏粉,天暖和不行,粘条子。每年12月中旬到腊月是制作粉条的最好时节。

卢龙粉丝外观白色稍透淡黄色、透明、无杂质、粗细均匀、口感滑嫩、柔软、筋道,不浑汤、无稀软、断条率低。富含膳食纤维、蛋白质、烟酸和钙、镁、铁、钾、磷、钠等矿物质,有良好的附味性,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。

粉条作为一道美食,魅力在于其丰富多样的口感、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各种食材的完美搭配。不管是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还是正式场合,粉条都能成为一道受欢迎的美食,给人们带来舌尖上的享受和美好的回忆。